查看原文
其他

虚拟教研室的建设逻辑与基本框架

全文约5000字,阅读需11分钟


导读

本研究首先论述虚拟教研室的内涵和作用,其次理清虚拟教研室的建设逻辑与基本框架,最后对虚拟教研室的未来发展展开思考,以期为理解虚拟教研室、探讨智能时代虚拟教研室的发展提供路径支撑。


作者丨陈文智 翟雪松 张宇燕 张克俊 

来源丨《高校智慧教研》


作者介绍:陈文智,系浙江大学信息中心主任;翟雪松,系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技术专业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宇燕,系浙江大学信息中心教学支持部部长;张克俊,系浙江大学教授,“设计+X”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虚拟教研室带头人。



01
信息化时代虚拟教研室的概念内涵

(一)概念内涵

教研室的发展是随着时代的要求、条件而改变的。理解、区分、辨析信息化时代高校虚拟教研室的概念内涵对完善基层教学组织,探索智能信息技术赋能的教研室实践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已有部分学者针对虚拟教研室的概念内涵展开探讨。谢劲等在探究智能时代教研室的变革中指出,一方面虚拟教研室是区域协同育人的新机制和教师教学研究的共同体,教师可以跨时空进行通信交流,实现远程教学、教研;另一方面,虚拟教研室又是教学资源共享的新平台,依托在线教学平台,实现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

战德臣等认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平台的虚拟教研室是由不同区域、不同学校、不同学科或专业教师动态组织,联合开展协同教学研究与改革实践的教师共同体,其目标是为了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受教育水平。

桑新民等认为虚拟教研室是以信息技术平台和资源库为支撑创建的教学研究活动在高校的基层组织形式,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教研学术水平和创造性人才培养。


综上,虚拟教研室的概念内涵可以从形式和目标两方面讨论。

首先,虚拟教研室是智能时代基层教研组织建设的重要形式,是依托智能信息技术建设的提升教师教学育人能力的重要平台;

其次,虚拟教研室的建设是为了引导教师回归教学、热爱教学、研究教学,从而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高水平人才。


(二)作用体现

信息技术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带来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的变革,特别是大规模和个性化的培养要求,让教师在教学中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教学内容待创新。在知识获取方便、内容涵盖广泛前提下,教师创新教学内容的能力亟待提升。

另一方面,教学形式待更新。智能时代,教师研究如何将学生的特点、传授的内容与智能技术有效结合,成为有效提升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关键。虚拟教研室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帮助教师解决当前阶段面临的挑战,具体作用体现在创新组织内容形式、打造教师发展共同体和构建教与学互动新空间。


1.创新组织内容形式


虚拟教研室是教师开展在线教研工作、组织教研活动、分享教研资源、展示教研成果的应用空间。在服务教研教学过程中,虚拟教研室的创新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成员组成动态灵活。不同于传统教研室成员组成相对固定的特点,虚拟教研室强调的是跨校际、跨学科,甚至是跨国,成员身份具有动态性、灵活性和可叠加性。

(2)教研环境线上化。不同于传统物理场所,虚拟教研室是由分散在不同地域、学校、专业的教师基于线上空间开展协同工作的场所。

(3)研究内容关注交叉和融合。不同于传统教研室以课程(群)、专业、实验以及专业学科为主线开展研究,虚拟教研室研究内容以“四新”发展为导向,以问题为中心,更关注交叉、融合性问题。

2. 打造教师发展共同体

随着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人工智能等科技不断引领人类进入充满期待的信息智慧社会,越来越多的“未来场景”正一步一步变为现实。一方面,虚拟教研室的建设有利于打通“堵点”,构建跨时空组织平台,克服传统基层教学组织壁垒,运用信息技术突破时空、地域、人员限制,为开展教师教研提供组织平台支撑;

另一方面,虚拟教研室的建设有利于克服“难点”,构建高校活动平台,克服传统教研室活动形式单一等难点问题,便于教研室组织多样化教研活动,契合教师多元发展需求,提升教师积极性;同时,虚拟教研室的建设还能催生“增长点”,构建资源共建共享平台。通过综合应用慕课、VR、云服务、AI 等技术,促进新形态教学资源的沉淀和共享,满足智能时代的教育智慧性、普惠性和颠覆性的发展需要,打造教师发展共同体。

3. 构建教与学互动新空间

虚拟教研室体现了四元世界教与学互动的新空间,具体表现在:与虚拟信息世界交互产生的新空间、与辅助教学智能机器交互产生的新空间、与教师利用辅助智能机器交互产生的新空间。

在当前智能技术驱动的网络学习空间中,教师既是引导者、组织者,也是探究者、合作者。人机协作将成为常态,师生交互、师师交互成为必然,新的教学思想和技术手段将深度改造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虚拟教研室将为教师提供一个开放式、泛在式、个性化的互联互动空间。



02
虚拟教研室的构建逻辑与基本框架

(一)构建逻辑

虚拟教研室的构建以实现教师敏捷工作为目的,围绕个人空间、教研空间和交流广场三种空间进行构建,具体情况如图 1 所示。


首先,敏捷工作法的核心是一种不断迭代、动态调整的工作方式。虚拟教研室是将教师开展教研工作中所需要的在线化、协同化、智能化场景集中到统一平台上,让教师在开展在线教研工作时有一站式体验,如一个老师在协同指导学生写作时,可以实现多用户批注和同步师生互动,同时,在会议过程中可实时进行资料共享、会议纪要、查阅相关资料。

其次,个人空间、教研空间和交流广场这三个空间不限于物理空间,而是一种逻辑,三个空间是不断切换的,定义了高校教师未来的敏捷工作法。其中,个人空间,是教师沉淀日常工作成果、工作资料的空间;教研空间,是虚拟教研室的实体,支撑了跨区域、跨学科、跨校际的教研合作;交流广场,是所有成员都可以做自由沟通、交流、分享的空间,是教研成果的展示和交流空间。

(二)基本框架

探索虚拟教研室构建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是基本框架。目前虚拟教研室 1.0 平台提供了包括知识点管理、协同会议、协同文档、资源管理、成果管理等工具。

基于上述工具,第一,线上或线下教师可以随时发起会议,会议完成后自动生成会议纪要、重要议题关键字,并且自动生成完整会议记录;

第二,协同文档能够提供教师间共同编辑的教案,通过教案的共同组织编写形成合力,实现教案的管理和版本的迭代,最终沉淀为学校宝贵的校本资源,应用在线上、线下及混合式教学中;

第三,通过知识点管理工具协助教研教师完成知识节点的生成与连接,从而为后续学习资源推荐打下良好基础;

此外,课堂教学中产生的数据将汇总在资源平台,成为教研活动的重要参考依据,服务于课堂教学。


当前阶段,浙江大学基于信息技术与协作工具为核心的虚拟教研室 1.0 平台,计划下一步打造以“教研场景”为核心的虚拟教研室 2.0 平台,如图 2 所示。


通过智能技术的支持、功能的协同以及场景的建设和应用,为教师教研过程中的跨区域线上线下协作共建共享提供更智能化、多元化的服务。


虚拟教室 2.0 平台包含技术支持、基本功能和应用场景三部分。

技术支持部分主要包括支撑虚拟教研室主要功能和场景应用的智能信息技术,如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虚拟现实等。

基本功能部分主要包括为教师提供在线教研和资源管理的功能,如协同会议、知识点管理、成果管理、资源管理等。

应用场景部分主要包括在线教研、教学实践、评价反馈与教研成果分享四个场景,各场景可以独自闭环,也可以通过智能技术和相关平台的支持形成一个完整教、研、产、评闭环。


1. 在线教研

在线教研包括基于 OBE 的人才培养方案能力定义、课程大纲共同拟定、知识图谱建设、教学活动设计、标准教材与数字化教材输出等环节,最终形成以培养方案能力为核心的教学内容。其中知识图谱构建是在线教研的关键环节。通过构建跨学科知识图谱,揭示学科间知识的互动关系,让知识点在多维的立体空间里建立关联,从而提高教师的跨学科教学能力。

在知识图谱构建过程中,首先,通过声纹识别将不同老师直播录播课程的音频转换成文本数据,其次通过深度学习分析,挖掘课堂中不同教师讲授内容的特征,生成可视化的关键词云图和课程内容标签,建立课程、知识点、资源等相关内容之间的联系。这种多元视角构建的知识图谱能够帮助教师和学生把课程内容异构的知识结构化,既有助于教师间的协作交流,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从多维的角度理解所学内容,建立知识的立体层面,把握课程全貌。


2. 教学实践

在教学实践的每个环节,虚拟教研平台可以提供同步或异步的听评课与教学反馈数据搜集,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学校、不同教师对于同一门课程的教学实践提出精准的教学反馈与建议,进而作为教研成果质量提升的基础。

当前,优质的师资的选课容量有限成为突出问题。一些优秀教师的课程由于深受学生欢迎而被“秒抢”;学生的选课需求得不到满足,而选课不足的老师缺少一定的教学示范引领。如何促进优质师资的扩容,实现跨时空共享、支撑个性化学习成为教学阶段亟待解决的难题。

浙江大学虚拟教研室通过同屏互动跨时空混合式教学,实现多教师课程的共建共享教学形态。在这一过程中解决了学生对于优质课程的选课问题,同时多教师协同授课也促进了课堂知识的多维重构,教师收获了彼此的教学策略,学生也享受到不同的知识传递方式。


3. 教研成果

教研成果主要是指教师在虚拟教研室中的成果产出,包括课程资源、培养方案、教学模式、教研数据等。这些成果可以通过教研平台、资源平台和学习管理平台对接打通。

在成果分享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将教研完成的培养方案或课程资源进行线上与线下融合式的教学实践。另一方面还可以对实际的教研实践过程所累积的教师相关行为数据进行分析。此外,教研过程中产生的教学模式也可以进行不断迭代和优化从而服务教育教学。


4. 评价反馈

上述三个场景中的教研内容、教材资源、教学过程与教学评估结果都将汇总于虚拟教研室平台,透过数据可视化呈现与追踪,可以作为阶段性成果发布与持续质量提升的依据。

浙江大学虚拟教研室的构建过程基于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教师、教学资源进行过程性评价及多维度评价,从而帮助教师全面多样了解教研过程的情况,关注教师个体差异,为教师提供个性化的反馈和指导意见。



03
虚拟教研室未来发展的思考


(一)深化多维数据支撑的评价改革

深化虚拟教研室的评价改革是提升教师教学质量和教研效果的重要手段。《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建立健全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坚持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才能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推进教育现代化。

未来对虚拟教研室发展的评价必须建立在多维的数据协同分析和智能的权重配比两个方面。

一是通过收集教师的多样教研行为,综合判断教师在各项工作中的胜任力和参与度,重塑以人为本的评价体系。

二是基于熵权分析的方法,构建教育信息化的自动化配权的模型构建方法,为未来虚拟教研室的投入 - 产出评价模型构建提供了智慧、高效的技术路径。


(二)探索技术与教育的双向促进

虚拟教研室是技术与教育发展的产物,这一教育形态超越了技术的工具属性,能够在更深层次上赋能人和社会的未来发展。

首先要正确看待二者之间的相互建构关系,以一种复杂的、系统的视角看待。

其次,要意识到技术在促进虚拟教研室构建过程中也会带来的信息安全和伦理问题,涉及数据安全、技术异化、隐私保护等多个方面。发挥人的价值判断和主观能动性,规避技术应用给教育发展带来的潜在风险,保证技术赋能下教育教学价值取向的合理性、正确性和公平性,引导科技向善,实现技术与社会的双向促进与良性发展。


(三)保障人文关怀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虚拟教研室仍需保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打造有温度的教研室。

未来虚拟教研室的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要为参与其中的教师提供情感支持,弥合过度智能化可能会带来的关系消解和情感荒芜问题,通过虚拟教研室营造良好的社会交往氛围和社会情感支持。

另一方面也表现在对于参与者开展人文教育,在传授知识内容的基础之上,发展能力、锻炼素养、锤炼人格,发挥文化传递作用。




教育部发布《关于公布第二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名单的通知》


推进虚拟教研室建设!教育部内刊《高校智慧教研》第一期重磅发布


高教司副司长范海林:虚拟教研室为什么建、建什么、怎么建?


虚拟教研室的内涵与五大建设重点


认识虚拟教研室:七大特征与建设框架


关于我们:

《高校教学创新100人》是面向高校老师和师范生的知识型媒体,关注教学创新、课程创新、终身学习、混合学习、虚拟教研室等方向,我们致力于“让一部分师生率先触摸教育未来”!


备注“职务+姓名”,加入读者交流群



联系我们:

王慧  主笔&内容老师  微信号:HofMarchbh

张沉浮  主编&总负责人  微信号:chenfu3721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